
去年 台湾第三方支付 及行动支付专法通过后,便陷入百家争鸣的状况,市面上已有包含智付宝、 欧付宝 、以及 PChome、Yahoo 拍卖及玉山、永丰银行 的代收付机制、还有 GOMAJI 支付 、PChome Pi、LINE Pay 等,而行动支付作为延伸工具也随之兴起,结合线上和线下,让消费者在网路和实体都能以手机支付。
行动支付目前常用的技术包含 QR code、NFC 以及超音波感应。 现在台湾有一群学生开发了 DBST 技术,目前正在申请专利,并符合 PCI-DSS 国际安全认证及金管会的安全检验,更创立了乔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 TapPay 手机支付服务,要提供第三方支付及电商平台行动解决方案,希望推动台湾行动支付的普及。
TapPay 要改革台湾支付方式2015 年的最后一天,两个大男孩踏进了 Inside 办公室,TapPay 的行销业务经理李志浩和陈宥廷,同时也是政大和台科大的研究生,经营公司的同时还要面对期末评量,没有时间为晚上的跨年补眠。
TapPay 核心成员有 8 名,加上实习生约 15 人,创办人暨执行长是交大电机研究所的庄凡颉,本次受访者为行销业务经理陈宥廷和李志浩。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政大、台科大及交大,在时代基金会的 YEF 创业竞赛中 认识并成为组员,以精準户外广告专案参赛,虽然后来没有晋级,却因此结交到一群有创业热忱的伙伴。当时就读交大的庄凡颉想要将感应技术商业化,用行动支付弥补现金交易的不便,而陈宥廷和李志浩则是看中行动支付异业结合的商业潜力,便加入了 TapPay。
不同于各家行动支付 app 多作为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延伸,TapPay 看中的是以更方便快速的交易方式促进现金流与电商发展,将目标放在打造最顺手的工具。
TapPay 业务行销经理陈宥廷认为,好用的工具可以横跨多平台而不被单一服务绑住,现在各方注重的多是第三方支付服务,行动支付的使用流程本身是一个被忽略的缺口。

店家和顾客只要安装 TapPay app,不必额外安装机台,也不必对着 QR code 扫半天,感应后轻按萤幕就能由 Visa、MasterCard、JB 信用卡或金融签帐卡扣款,虽然专利细节不便透露,但是 TapPay 是透过声纹加密完成认证并付款,使用体验「哔一下就可以完成,」李志浩说。
李志浩细数市面上常见的行动支付技术, NFC 虽然方便,但店家需要安装机台,硬体成本高,手机也要支援 NFC,再加上目前 iPhone NFC 只开放给自家 Apple Pay 使用、Samsung 也意图跟进,原本就不普及的 NFC 支付未来不能通用,将更难推广。而 QR code 需要扫描较费时,条码本身又容易透过截图或照相取得,有安全上的疑虑。超音波则易受周遭噪音干扰,需要在安静的地方,如贩卖机感应口等环境使用。
TapPay 的店家端则是在店家自己的平板或手机安装 app 即可,可以自行输入价目也可以另外结合其他 POS 系统自动结帐。
相较于市面上行动结合第三方支付,往往需要额外安装机台,流程也不直觉。陈宥廷表示 TapPay 的技术不限于有资源的高级餐馆或连锁店,更适合地方店家,希望能透过便利的工具来推动行动支付普及,让手机付款比现金更方便。
经营公司和课本上不一样TapPay 团队成员都还在学,学生身份带来不少优势,也少了出社会的包袱与压力,学校及校友资源唾手可得,机会很多,不过资金和经验较缺乏,常为此伤脑筋。
TapPay iOS 及 Android 软体于 2015 年 9 月才刚上线,初期的资金来源多为补助金与比赛奖金,科技部创新创业计画提供了数十万,在宏碁的龙腾微笑创业竞赛得到一百万的奖金,另外也有部分资金来自天使投资。陈宥廷表示最花钱的是行销和实习薪资,也体认到人事上不论是雇用、薪资、解雇,都不容易,「我们提供实习生薪资保障,不过发现从无薪变有薪后,反而产生『拿多少钱,办多少事』的反效果。」李志浩也有感而发,「怎幺跟管理学课本不一样?」
在行销推广方面,最大的关卡在下载和注册,「只要下载就会用,只要有第一次消费回客率就很高,」陈宥廷说团队一开始就推下载送电影票,已经準备花大钱,却发现反应冷淡。后来发现要渐进,先从按讚抽赠品引消费者进入粉丝团,再藉由粉丝团推送讯息,一步步导引至实际消费。
各大学的行销策略也不同,交大和台科大店家集中,多在校内所以能统一宣传,快速拓展,政大则多是分散的校外店家,必须集中火力,与人气店家合作宣传。
「最有趣的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,」陈宥廷说。

陈宥廷认为在美国某些地区治安不佳,中国则是金融系统不受信任,第三方支付结合行动支付才能直接打到消费者痛点,但在台湾传统支付安全有保障,反而形成阻力,让行动支付无法立即产生有感的优势。陈宥廷认为,台湾第三方支付想要实现实体或线上小额付款,提供更方便的收款方式是吸引升消费者接受度的好方法,「像支付宝在台湾只有中国游客能使用,却让大众了解行动支付的优点,替我们创造了夜市行动支付的需求。」陈宥廷说。而 TapPay 选择与银行和电商合作,对商业客户而言,和 TapPay 合作新的支付技术也省去高昂的开发成本。
TapPay 所面对最大的质疑莫过于如何跟资源丰厚的大公司竞争,但他们选择与这些业者合作,将 TapPay 技术融入其他系统,一起推广行动支付。陈宥廷也表示,「法规不是最大的问题,法规通过到底有没有人用,怎幺养成市场习惯才是重点。」
最难的是说服商家现在 TapPay 在政大、台科大和交大周边店家试营运,下载数近 6 千,每週经手近 3 千笔消费,金额可达十几万,其中 75% 来自交大。最终目标是作出示範成果来说服合作厂商。「店家很容易接受大型团购网合作,毕竟我们比较小,」李志浩说。「但团购网的支付在学校小吃店成效很差,主要客群还是如东区餐厅等信用卡较风行的店家。」,陈宥廷说。他们认为校园小吃对行动支付而言是最艰难的环境,「学生没有信用卡、淡旺季明显、人多、网路环境不佳,」陈宥廷说,他们的系统通过重重考验,能适应各种店家。李志浩补充,「最重要的是,店家真的能拿 TapPay 来当生财工具。」李志浩形容合力推广行动支付「就像打群架的概念。」
未来一年目标将积极接触各大平台,可能会从本身没有行动支付系统的电商平台开始,目前正和 2 -- 3 家厂商接洽中。
欢迎加入「Inside」Line 官方帐号,关注最新创业、科技、网路、工作讯息
